现代艺术之父,文森特·梵高十大名画以及简介
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梵高的画色彩奔放富有生命力与穿...
清朝建立之初到康熙年间,清朝绘画达到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清朝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如雨后春笋般涌动,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明清佳作│盘点刻画入微的清代十大名画”的相关内容。
1.《积书岩图》
纵68.8厘米 横35.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积书岩图》设景厚重,满幅构图,绘水岸巨岩,迭联铺排,蔚为壮观。画家以疏简短披皴,勾勒山岩形体,用润泽淡墨,渲染山体明暗向背,再施浓墨细笔,作繁复密集松鳞皴、鬼脸皴,表现出磊磊石岩嶙峋奇绝之感。该画虽取意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但所绘并非实景,乃画家依文所想、据书所画,却为赵之谦毕生所作罕觏精品之一。
2.《十万图》
纵26.3厘米 横2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十万图”是山水画史上的重要图式,因包含十开标题以“万”字起首的画作而得名,寓意“至多尽善、完满俱足”。任熊的作品《十万图》,充分发挥了金笺的纸张特性,墨笔勾线,施以青绿,罩染五彩,营造出金碧辉映的富丽图景,堪称近代“海上画派”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3.《桃花鸳鸯图》
纵128.2厘米 横60.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桃花鸳鸯图》绘“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的春朝水暖、生机盎然之象。画面上部,山桃始盛,粉瓣绿萼,堆锦翻霞;画面下部,春水荡漾,鸳鸯相伴,梳羽戏水。全卷构图疏朗明净,笔墨润泽秀逸,设色淡雅清丽,形象栩栩如生,是华喦晚期画风的典型代表。
4.《仿关仝溪山晴霭图》
纵29.2厘米 横353.0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仿关仝溪山晴霭图》绘山间云收雨霁之景。全卷用笔稳健,皴法缜密,墨色氤氲,敷色清丽,浑灏之气具足,被近代收藏家吴湖帆盛赞为“明清以来,无第二人能为之”。王翚所临摹的关仝《溪山晴霭图》现已不可考,比较关氏传世的“笔简势壮”之《关山行旅图》,王翚此作具有工细秀丽之韵,为后人了解关仝画风、赓续中国绘画史之全貌,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和想象的空间。
5.《醉钟馗图》
纵94.8厘米 横38.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醉钟馗图》是清代“扬州八怪”殿军罗聘的钟馗画代表作之一。图中长松高荫,修竹扶疏,钟馗朱衣皂靴,倚松醉眠。中国画史上的钟馗像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画圣吴道子。由唐至清,钟馗的形象呈现出由彪悍向儒雅、诙谐转变的趋势。罗聘受其师金农影响,曾画过多幅钟馗醉酒,其笔下的醉钟馗,超逸放达,深受文人墨客和广大百姓的喜爱。
6.《国学瑞槐图》
纵53.5厘米 横216.0厘米 安徽博物院藏
《国学瑞槐图》是蒋溥以国子监内枯而复苏的古槐为题绘成。画中古槐,主干节断心空、状如苍龙,树冠却横枝旖旎、密叶扶疏。枝干以书法用笔写成,纹成篆籀,势挟龙蛇;叶片双勾赋色绘就,翠绿成串犹如凤翎。全图虬干、新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一派蓬勃气象,与今天国子监内的“吉祥槐”一起,共同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绵延不绝。
7.《云山图》
纵45厘米 横30.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云山图》绘烟雨欲来时,山林变幻、云岚弥漫之景。图中雾霭氤氲,虚实相生,倏忽飘逸。山峦用淡墨打底,以浓墨横向皴擦,脉络清晰;烟云则以“留白”加渲染的方式呈现,沉积如堆雪,流动如河川;松林用细笔绘就,针叶密密麻麻,淡浓相间,繁而不乱。画中又有两处长跋,内容为画家多年实践领悟的真谛。全图云山笔笔精妙,跋文字字珠玑,画、跋互证互鉴,是石涛“画论合一”的生动展现。
8.《摄山棲霞图》
纵30.3厘米 横151.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摄山棲霞图》是以“金陵第一明秀山”摄山为表现对象的画作。画中山势连绵起伏,溪涧奔涌飞泻,大江浩浩汤汤,林木葱郁蔚然,展现出山川草木滋生的灵秀之气,也抒发了画家对自然山川与笔端山水的真挚情感。其独具匠心的笔墨,恰如“海派”巨擘吴昌硕之赞:“抚之若钟磬,声闻于外也。”
9.《寻亲图》
纵31厘米 横561厘米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末清初画家黄向坚,曾在战乱中历时两年、跨越万里迎回父母,并根据旅途见闻绘制了多幅《万里寻亲图》。这些作品大多描绘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巉崖陡壁之景,为当时的地理和历史变迁保存了珍贵史料。据统计,黄向坚传世的寻亲画作多达二三十幅,这些作品的价值恰如清代鉴藏家张庚所言:“画笔既可赏,又出自至性人之手,尤当珍重矣。”
10.《长江图》
纵30.1厘米 横207厘米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
《长江图》是“金陵八家”之一的樊圻描绘长江风平浪静、碧波浩渺的画作。画中野阔天低,霭淡岚薄,澄江如练,山林岑寂,格调清秀俊逸。全图通过对长江之长、之阔,及其亘古东逝之态的刻画,体现出樊圻“穆然恬静,若厚德淳儒”的画品与人品,也显现出这位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的画家关于世事变迁的思索。
清朝时期的艺术绘画,它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继承晚明董其昌的文人画传统,重视师古人胜于师造化;“四僧”则重视独特个性的抒发,适应了市民文化思潮,影响了清代中期的非正统派绘画。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
以上就是关于“明清佳作│盘点刻画入微的清代十大名画”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画画相关资讯,请关注水彩迷官网。
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梵高的画色彩奔放富有生命力与穿...
很多油画作品都是非常值得一一鉴赏的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也为后人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历史社会...
据说年到年之间梵高创作了多幅自画像最开始看到一幅幅自画像的发表外人还当是梵高的自恋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
许多画家们都有关于秋天的描绘他们把秋天的景色描绘于纸上用另类的方式来记录秋色俗话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可见秋天有多...
开国大典它是新中国解放的日子它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开国大典的油画更多的是指年月日中...